发布时间:2011-08-08 来源:admin 点击量:
天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下游北岸,江汉平原北部,全市国土面积262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64万人。区域内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铁路、水路为辅。在省交通运输厅、省业务主管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天门市“十一五”实现了到周边大中型城市高速化,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实现零的突破,高等级航道已通达主城区,省干线高等级公路网络化,市区到乡镇公路二级化,通村公路覆盖率达到100%。
天门市交通学会在“十一五”时期,按照学会“服务交通基本建设,服务交通科技工作者”的宗旨,加强学会自身组织建设,积极支持、引导、鼓励会员参加全市交通基本建设,发挥了学会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技术服务作用。
一、 天门市交通学会“十一五”工作情况
(一)学会基本情况
天门市交通学会的前身是天门市公路学会,成立于2006年12月,2008年5月经天门市民政局批准更名为天门市交通学会,学会性质为学术性,非盈利性民间社会团体。学会宗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促进交通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交通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交通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结合服务。
学会设二个工作委员会(学术科普委员会、咨询委员会),设六个专业委员会(路桥工程专业委员会、规费征管专业委员会、汽车运输专业委员会、公路管理专业委员会、筑养路机械专业委员会、港航海事专业委员会)。有单位会员11个(天门市神羽运输集团公司、天门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天门市交通规费征收稽查处、天门市交通基本建设质量监督站、天门市公路管理局、天门市港航海事局、天门市第一交通分局、天门市第二交通分局、天门市第三交通分局、天门市第四交通分局、天门市第五交通分局);公路管理专业委员会下设汽车驾驶员培训专业组。现有个人会员192人,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55%。
(二)“十一五”学会工作开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学会在省公路学会和市交通局的领导下,围绕服务天门交通这个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学术活动。
1、积极参加省会组织的各种活动。按省会的安排及时组织相关单位派员参加省会组织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五年来共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学术交流考察活动近40次,内容涉及桥梁建设与管理新技术应用,公路建设与养护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交通发展新理念高层论坛,路政管理、交通安全、财务管理等法律法规培训,。通过参加学术活动的学习,使会员代表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新知识,加深了对学会的感情。
2、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学会配合系统内有关单位积极开展再教育活动,举办过财务员、政工员、路政员、审计员、计算机、执法员、道路施工作业等多项培训,共培训人数达2500多人,为交通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基础。
3、积极组织考察交流。为开扩会员视野,学会积极组织各种学习考察,先后以学会的名义组织了五次大型现场学习考察活动:副秘书长苏青山同志带队一行二十多人到河南南阳当地学习公路养护管理新技术;结合公路大中修工程,学会组织交通系统相关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三十多人到汉宜公路施工现场实地学习考察沥青冷再生应用施工过程,由技术人员现场讲解工艺过程及技术规范,理事长董青平同志到现场指导;由秘书长黄国祥同志带队,交通系统的部分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共二十多人到神宜环保公路考察学习,由神农架林区公路处的领导现场讲解该路的设计理念、施工过程及管养办法,使到会人员学到了线型处理、路景照应、边坡防护等技术。省会对我们的考察活动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专稿将考察图片向全省各学会转发;由副理事长江长军同志带队,组织系统十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到随州等地学习考察旧水泥路面碎石化技术,2010年这一施工工艺在天门公路大中修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质量、加快了进度、降低了成本,产生了明显的效益;由副理事长彭圣平同志带队,组织系统十多名管理人员到十堰等地学习考察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为城市公共汽车移交后的管理做好了准备。
4、积极为会员服务。学会以服务会员为宗旨,对会员的学习、培训、职称申报、论文发表等事项积极提供帮助和便利,五年来为二十多名中级职称人员和5名高级职称人员联系申报及论文发表,体现了学会对会员的关心。
5、大力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学会为鼓励广大交通科技工作人员奉献交通、服务交通、经基层单位推荐、学会考核、理事长会议研究,对18名优秀交通科技人才进行了表彰,并发文通报全系统。
6、完成少学会会员的登记工作。在省公路学会的指导下,经全体会员单位和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按时间保质量地完成了省学会会员登记工作,受到了省公路学会的通报表彰。登记工作采取了个人申请、单位推荐、学会考核、理事长会议研究决定,共推荐省公路学会会员28名。
7、积极完成省会布置的各项工作。五年来,对省公路学会组织的活动、布置的工作,在学术交流,外出考察,资料上报等各项工作中,我们都十分重视,每次活动、每项工作都做到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回复,受到省公路学会的多次表扬。
8、积极完善学会自身建设。学会成立以来,不但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学会完善了办公条件,有单独的办公室,有专门的电话、有专人处理日常事务、有活动经费。依托会员单位,有可利用的自动化办公设备,有较完整的档案管理。
(三)存在的问题
学会成立以来,在市交通局和省公路学会的领导下,我们虽然做了一此工作,对天门交通事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各专业委员会发展不够平衡,会员的参与不够广泛,学术活动组织的不多,内涵不深,针对性不强,学会的影响力不大等问题,在“十二五”时期需要加以完善和发展。
二、天门市交通学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天门市“十二五”交通发展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两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着力优化交通经济结构,发展低资源占用、低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低使用成本的综合交通运输方式,提高综合交通运输能力与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整体水平。重点项目与农村交通项目同步建设,构建网络完善、结构合理、优势互补、衔接紧密、信息共享、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围绕把天门建成武汉城市圈先进制造业协作配套基地、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休闲农业渡假基地、汉江下游重要的水运枢纽和城市圈西部综合性区域交通枢纽的战略目标,努力为促进天门“两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好交通先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天门市“十二五”综合交通规划发展目标
到2015年,天门市交通基础设施总量进一步增加,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养护管理能力显著增强;运输装备现代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运输结构更加合理,运输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资源利用效率、节能环保水平明显提高,形成“能力适应、服务优良、安全环保、保障有效”的公路水路铁路交通运输系统,在总体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三)天门市交通学会“十二五”发展规划
本着学会“服务交通发展”的宗旨,结合天门市“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学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
1、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强服务、凝心聚力促和谐”为主题;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交通建设这个大局,搞好学术活动,加强技术服务,推进天门交通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充分调动广大会员和基层交通规则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加强学会组织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一个充满活力、会员信赖、规范有序的学会。
2、工作计划
1、加强技术培训,改进学术交流方式。从我市交通建设的实际出发,我们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围绕公路设计、施工、检测、养护管理,新技术、新规范、新材料、新工艺等问题举办学术交流。经常性开展专业性较强,小型分散的学术交流、技术研讨、讲座,会员联谊活动,帮助一线的交通科技工作者获取新信息,掌握新规范,了解新技术,以适应新形势下交通建设发展变化的需要。
2、开展科普教育,提高咨询服务水平。逐步建立交通系统的专家库、智囊团,组织老专家、老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技术咨询,课题研究和科普活动,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服务交通,服务社会。做好本市重点交通工程项目的管理与课题研究,促进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的进步。促进交通建设技术进步,科技知识的普及,促进交通事业发展,增强学会发展后劲。
3、开展评优奖先,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坚持对优秀成果交通科技人才实施表彰并大力宣传,广大交通科技工作者常年奋战在交通建设第一线,在技术管理领域虚心好学,开拓创新,勤奋耕耘,默默奉献,他们的业绩应该得到尊重,应该得到社会的认可,应该得到奖励。要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科技工作者劳动成果的良好氛围。
4、完善信息系统,密切会员关系。学会是联系会员的社团组织,是架设在政府、企业与会员之间联系沟通的桥梁。通过各种渠道密切与会员联系,这是学会存在的基础与根本。学会要不断地向会员单位和广大会员传递交通发展的动态、学会工作、科技信息,做到信息共享。增强时效性,努力使会员的合理化建议和要求得到满足,使交通科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得到更好的发挥。
5、积极参加省会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不断地学习接受新技术、新思维、新的管理办法,使我们的工作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