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14 来源:公路学会 点击量:
5月30日-6月2日,荆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组织开展了普通公路国省干线大中修工程6个类别 14个项目的“四新”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后评估活动。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省公路学会、部公路院新桥公司、市交通运输局等17家管理、设计、监理、建设和施工单位参加了活动。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许开平、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罗学军全程参加活动并讲话。
本次活动邀请了省公路学会何晓鸣教授任组长的13名省市公路专家,对“四新”技术在荆州水网湖区地质条件下的适用类型、应用效果进行了现场评估。其中“填充式大粒径水稳碎石基层”、“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四同步”(简称)以及在“白改白”中沥青混凝土应力吸收层技术推广应用效果较好。
专家组4天行程一千多公里,深入全市8个县市区的14个项目,通过听取汇报、现场踏勘,取样分析等方式,对荆州市“十三五”以来大中修工程中使用的“填充式大粒径水泥稳定碎石技术应用项目”、“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应用项目”、“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碎石化加铺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应用项目”、“热熔复合改性沥青纤维碎石封层+ATB密级配沥青碎石技术应用项目”、“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ATB密级配沥青碎石技术应用项目”、“红绿灯路口半柔性路面技术应用项目”技术应用进行了认真评估和全面总结。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荆州市“十三五”以来,在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程中推广应用的“四新”技术,设计方案合理,监理监控到位,施工工艺完善,造价可行可控,社会经济效益好,可在荆州市普通公路建养工程中推广应用。
参加后评估活动的专家由省内外长期从事公路工程教学、管理、设计、监理和施工的高级工程师组成,分别为:何晓鸣、顾俊阶、郭刚、蒋新明、宋平、李同祥、张精兵、徐涛、肖鸣、余鸿昆、熊永松、徐慧、陈晓军。他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希望荆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在有关科研院所的帮助下,加强“四新”项目基础数据收集,持续开展社会经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及项目观察与研究,完成项目总结评价报告。
本次活动对于推进荆州“四新”公路科技成果的转化,规范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公路建、养工程的安全和质量效益,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打造“畅安舒美”的公路通行环境具有重要和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