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会刊物 >> 学会通讯

学会简讯 2010第14期

发布时间:2011-08-18   来源:公路学会  点击量:   

湖北省公路学会

   

第十四期

(总第148)

湖北省公路学会编      网址:www.hbjt.gov.cn      2010720

科学会工作

 

 

开阔眼界、见证成就

宜昌交通学会组织实地考察沪蓉西高速公路建设


51314日宜昌市交通学会组织会员单位共计60余人参观考察了沪蓉西高速公路宜昌至恩施利川段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宜昌市交通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理事长、秘书长以及市科协的领导参加了此次活动。

2010513考察团一行沿途参观了沪蓉西高速公路宜昌至利川段。沪蓉西高速公路建设者谭永高、童华军高级工程师在沿途介绍了沪蓉西高速公路建设的基本情况,使参加考察人员都了解到该路是目前我国地质最为复杂、工程最为艰巨、建设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是交通运输部首批科技生态环保示范工程,是中国高速公路工程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标志性工程,它的建成对完善国家和湖北省主骨架公路网布局、沟通我国东西部交通、促进区域和湖北省社会经济的发展、支持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起到重要作用。14日考察团在恩施州交通局的精心安排下,实地考察了鄂西州农村公路建设现场。在两天的交流、考察中,大家通过高速公路建设的先进理念、先进管理经验以及现场考场的真实感受,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受益匪浅。同时也加强了与兄弟交通部门间的信息互通,为高速公路和农村的建设和管理经验的相互交流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


 

上半年省公路学会通讯、网站投用稿情况一览表

序号

投稿单位

投稿数量(篇)

省公路学会通讯

采稿数量(篇)

省公路学会网站

采稿数量(篇)

1

省公路学会

20

20

20

2

宜昌交通学会

3

2

3

3

汽车运输专委会

1

1

1

4

道路专委会

1

1

1

5

咸宁市交通学会

1

 

1

6

   

26

24

26

宜昌交通学会积极参与“全国科普日”


515,宜昌市交通学会按照宜昌市科协的部署与安排,参加了在宜昌市夷陵广场举行的“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保障安全健康”为主题的2010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活动中,宜昌市交通学会通过宣传版面向市民展示了科学技术在运输行业中发挥的作用,并现场提供咨询,免费发放了《交通部道路运输管理条例》、《湖北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行政服务审批流程》、《湖北省道路运输文明礼仪》等1000余份宣传资料,宣传了道路运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宣传了道路运输行业满足人们方便快捷安全出行所研发的科技成果,受到2000多市民和参展学会组织、单位的广泛欢迎,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宣传效益。


科交通动态


 


黄冈至鄂州高速公路投资协议签订


712,黄冈市交通局局长刘新华与湖北联交投董事长陈兰平代表双方正式签订了黄冈至鄂州高速公路投资协议,这标志着黄鄂高速公路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果,黄冈长江大桥公路桥部分的出资主体得到落实,按省政府、省交通运输厅要求2010年开工建设的目标也将顺利实现。

黄鄂高速公路由公铁共建跨江大桥和两岸高速公路接线两部分组成(起于团风县回龙镇大广北高速公路,止于鄂州市华容镇汉鄂高速公路),总投资约为27.5亿元,其中:公铁大桥合建段公路桥投资分摊8亿元,两岸高速公路投资估算为19.5亿元。

在黄冈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和市交通局的积极努力下,黄鄂高速公路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省政府于200912 2日以鄂政办函[2009]84号文批复项目采用BOT方式,由黄冈市会同鄂州市通过招商引资方式筹资建设。今年36日,省政府以鄂政办函件[2010]21号文特批省发投为黄鄂高速公路项目投资人,516日,该市和省联发投签订了《黄鄂高速公路投资补偿协议》。按计划,本项目将于7月底完成项目核准,8月份完成初步设计,以确保今年底完成施工招标和全线开工,项目将与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黄冈长江大桥同步建成通车。


 

咸宁市按期实现“村村通”客车100%目标


咸宁根据当地自身实际,着力发展农村客运,方便农民安全、快捷、舒适出行。全市886个可通客车行政村已全部通车,按期实现了全市“村村通”客车100%的目标。

通山县鼓励引导客运企业对现有农村线路进行延伸,解决了一部分行政村通客车问题;对人口较少的行政村实行区域经营和电话预约的经营模式,既节约了资源又方便了农民群众出行。同时,对暂时不够通车条件的危险路段,运管部门联合交警部门设置醒目禁止通行牌,避免道路运输事故的发生。

通城县采取延伸一部分、新增一部分的办法把客车开到了村头。该县运管所与各农村线路客运公司签订责任状,明确目标,制定计划,落实责任。该所干部职工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所有行政村,核查通客车情况,并由各村委会签章确认,切实将村村通客车工作落到了实处。

嘉鱼县按照先易后难的思路,制定“村村通客车”详细规划,逐步推进全县村村通客车工程。为确保“村村通客车”目标的实现,县运管所投入数万元资金对较窄的农村公路修建了错车台,树立错车台标志。对原17台“黑面的”进行淘汰、引导、整合,组织经营者联合购买了1台新客车经营通村的农村客运线路,使规范市场与发展农村客运有机结合起来。

咸安区、赤壁市通过鼓励现有经营业主对原有的线路进行延伸、报备等形式于6月底解决了最后几个偏远村落的通客车问题。

目前,咸宁市共开通农村客运线路346条,投入营运客车1022辆,座位保有量18182座,农村客运营运总里程达5773公里;建成候车亭410座、招呼站535个、乡镇五级站30个。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交通运输环境,切实解决了农民出行问题。


 


武汉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物流发展处挂牌成立


77,武汉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物流发展处正式挂牌成立。

  省交通运输厅物流发展局党委书记、局长石先平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贺词,并亲自为武汉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物流发展处揭牌。省交通运输厅物流发展局副局长闵力、邵迈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也一同参加了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上,石先平局长要求,物流发展人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拼搏、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努力在“加快”上下功夫,在“转变”上动真格,在“发展”上见实效,认真落实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科学编制“十二五”交通物流发展规划,抢占物流制高点,把促进物流业发展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途径,大力推进交通运输与物流服务的融合与发展;大力培育物流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大力推进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和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大力加快交通运输行业服务标准体系和诚信体系构建,为增强交通运输行业综合竞争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十房高速公路采用强夯工艺强化路基质量


77下午,在十堰市双环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湖北十房高速公路一期土建工程第十三合同段施工现场,一台液压履带式强夯机正在收费广场软土地基中开夯。据了解,这是十房高速公路第13标项目经理部响应建设单位号召,首次采用强夯法施工工艺,用以确保路基质量。

    强夯机是路基强夯工艺施工中主要应用工具之一。在高路堤填筑中,因碾压分层过多,路基土或回填土难以压实,路基易发生沉降,影响公路质量。强夯机能以巨大冲击和振动能量,改善土层的均匀性,增加路基填土的密实度,提高地基承载力,能有效消除路基病害的发生,保证工程质量。


 


科行业传真

 

 

 

交通运输部确定行业职业资格工作要点


日前,交通运输部确定了2010年行业职业资格工作要点,明确以道路运输职业资格工作为重点,加大公路、水路、安全监管等交通运输行业各方面职业资格制度建设力度。我国水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将持职业资格证上岗,物流领域将建立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评价制度,公路、桥梁养护人员将接受相应的资格管理。

    今年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工作要点包括6个方面:突出制度建设,加强道路运输职业资格工作;突出强调路水并重,加强交通工程建设职业资格工作;突出安全监管保障功能,加强水路运输职业资格工作;突出高技能人才选拔评价功能,加强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工作;突出调查研究,加强职业资格基础工作;突出专业化建设,加强职业资格工作队伍建设。

    同时,为进一步加大安全监管保障力度,交通运输部将研究制定水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出台《水路危险货物运输人员从业资格考试办法》;研究建立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评价制度,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业物流师队伍。此外,研究建立公路、桥梁养护人员资格管理制度,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推进建立港口理货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等,也是今年的重点研究工作内容。


 

重庆市成立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自律协会


近日从重庆高速公路集团获悉,该集团将投入上千万元资金对重庆市高速公路服务区进行改造,服务区管理自律协会也将成立。

    日前,重庆高速公路集团已着手服务区的标准化建设。改造后,服务区的设施要提高档次,到今年年底,服务区的面貌将大有改观。除了要规范标志标牌、停车区域,公共卫生间设施也将焕然一新,洗手池的水龙头全部换成感应式水龙头。同时,服务区的功能区域会有更明晰的标志标牌,进入服务区的车辆有专人引导驶入停车区。服务区还将逐步增加绿地,为人们创造更好的休息环境,消除旅途疲劳。

    为了加强管理,重庆高速公路服务区还将增加上百名工作人员,主要承担保洁、现场车辆管理等职责,以确保服务区24小时无烟头、无垃圾,各种设施运行良好。服务区内所有工作人员将统一着装,佩戴标志牌。管理部门还将增加对服务区的检查评比频率。

    改造后,服务区内的经营企业也将进行更严格的管理。据悉,除进入服务区的经营者一律向社会公开招标外,还将建立服务质量保证金制度,并将之写入合同中,如经营企业服务不达标,将受到经济处罚。另外,将建立服务区准入、退出机制,进入服务区经营后,达不到服务质量要求的,也将会被请出服务区。


 

福建提出发展低碳交通四项举措


近日,福建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发展低碳交通四项举措。

    一是通过质量信誉考核、资金补助政策等办法鼓励扶持集约化程度高、网络覆盖面大、组织方式优、服务效能高的运输企业发展。二是发展绿色运输方式,加大闽江航运船型标准化工作;推广运用多轴重型货车和集装箱车,在公交、客运班线领域大力推广LNG新燃料示范工程。三是优化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和线位选样,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耐久性、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四是加强智能交通运输管理、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研发,提高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的运营效能。


 

科科技信息

 

 

隧道半导体照明综合节能技术通过鉴定


日前,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在安徽省金寨县主持召开了“隧道半导体照明(LED)综合节能技术研究”项目技术鉴定会。

    该项目是交通运输部2008年度行业联合攻关科技项目,由安徽省交通投资集团公司与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联合承担。项目依托黄塔桃高速公路。针对国内隧道照明控制现状,提出了隧道LED照明设计参数要求,编制了高速公路隧道LED照明技术规范,并通过研制隧道LED智能节能控制系统及软件等关键技术,攻克了根据交通量变化实时控制隧道照明的技术难题。

    课题组通过对LED照明标准、控制系统、洞外减光与隧道内使用发光涂料等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实现了综合节能目标。与常规的高压钠灯相比,可节约电费40%以上(最高达80),节能效果显著。

    该项研究成果已在京台高速公路黄塔桃段16座单洞长28公里的隧道、沪蓉高速公路六武段8座单洞长18.4公里的隧道中应用,对促进行业技术发展,实现绿色交通、低碳交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北京超薄养护新技术开始上路


日前从北京市路政局门头沟分局获悉,一种被称作“2厘米超薄磨耗层预防性道路养护”的新技术已在石担路施工中使用。

    据介绍,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施工时间短,影响交通小;路面摩擦系数大,提高路面抗滑能力;路面结构内空隙连通,迅速排水,减少路面雨天水雾。据了解,108国道、109国道、下安路、高芹路和南雁路等也将陆续实施预防性养护工程,力争7月底前全部完成。


 

科专家名录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家泰


李家泰,男,19543月出生,公路与桥梁专业本科毕业,现任宜昌市公路管理局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参加《清江大挢维修整孔顶推复位设计与施工》获地区QC成果鼓励奖,《碾压式水泥砼路面的研究与试验》、《Notlon土木格栅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研究》、《预应力地锚在倾斜岩层加固中的应用》分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轻质微膨胀混凝土在旧桥加固中的应用研究》获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预应力锚固岩体滑坡新技术》通过省级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HB-2型沥青抗剥落剂推广应用》获省政府科技成果推广三等奖,《公路高路堤支挡新结构试验与仿真研究》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聘为湖北省公路学会第七届专家委员会公路工程专业专家。


 

版权所有:湖北省公路学会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建设大道384号      邮编:430030
鄂ICP备190134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