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会刊物 >> 学会通讯

学会简讯 2010第21期

发布时间:2011-08-18   来源:公路学会  点击量:   

湖北省公路学会

   

第二十一期

(总第155)

湖北省公路学会编      网址:www.hbjt.gov.cn      2010115


科学会工作

 

 

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海峡两岸公路发展与安全论坛

暨中国公路学会六届七次理事会在福州召开


2010111上午,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在福州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出席年会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致开幕词,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万钢部长作专题报告,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主持了开幕式。来自美国、德国的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自美、德、俄、日等国科技机构和科学协会、学会的代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00多位院士、来自科研、生产、教育第一线的科技工作者、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及海外专家学者50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大会设中心主会场和31个分会场。同时,举办了系列学术交流、专题论坛、课题研讨和科普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成效。

1123日,中国公路学会在年会第24分会场举办了“海峡两岸公路发展与安全论坛”,来自各省市公路学会的负责同志、科技工作者共150多位代表听取了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李德金关于“福建省公路建设与发展”的专题报告、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教授级高工、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元培关于“台湾海峡大桥全天候通道方案”的学术报告、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邓文中关于“桥梁跨度的发展与跃进”的学术报告、台湾警察大学交通学系、交通管理研究所教授蔡中志关于“国际道路交通安全法制比较”等10多个学术报告,为各位参会代表提供了海峡两岸及国际道路桥梁建设与道路安全技术的最新科技成果及发展思路。

年会期间,中国公路学会同时召开了六届七次理事会。会议由副理事长姚震中主持,中国公路学会副秘书长巨荣云传达了交通运输部关于贯彻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意见和全国交通运输科技大会精神,中国公路学会秘书长刘文杰通报了学会换届方案与筹备工作情况,与会代表讨论了换届方案和新一届理事候选人名单及修改章程的报告,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李居昌作了工作报告。他在报告中,总结了六届六次理事会以来的学会工作,分析了当前全国公路交通发展和学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完善学会工作基本格局的要求,坚持开展“两项活动”即:学术交流活动、调研咨询活动;强化“两项改革”即:改革组织体系,建立以会员为主体的组织体制,改革学会活动方式,建立自己的活动体系、活动品牌、发展模式,增强学会发展的经济实力;加强“两项建设”即:学会自身建设、学术建设。同时,强调做好学会工作必须树立“三个理念”即:树立服务交通发展和广大会员的理念;树立经营学会的理念,兴办科技实体,开展科技服务;树立大学会的理念,上下形成一个整体,增强影响力,办大事,推进公路科技事业发展。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胡希捷到会讲话,强调要按照李居昌理事长工作报告的要求,推动学会工作新发展。

    湖北省公路学会理事长黄大元、秘书长阮治川出席了中国科协十二届年会开幕式、24分会场“海峡两岸公路发展与安全论坛”及中国公路学会六届七次理事会。


 

省公路局和省公路学会联合举办 “全省公路建设新技术专家讲座”


为适应新形势下交通工作发展的需要,促进公路建设管理一线技术(管理)干部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提高全省公路科技创新整体水平,近日,省公路局和省公路学会道路专业委员会在武汉联合举办“全省公路建设新技术专家讲座”,来自各市州公路局、县市公路局、设计院以及公路学会成员单位的10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专家讲座。

本次讲座邀请了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林宣财副总工程师和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张杰博士来汉。讲座的内容为“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设计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讲座紧密结合公路工作,深入浅出,取得较好效果。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工作做好公路设计的规范化、科学化,切实把好公路建设的设计质量关。


科交通动态

 

 


 


前三季度全省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60亿元


今年以来,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围绕湖北“两圈一带”发展战略,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整体稳步向前推进。

据统计,全省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9月份累计完成366.04亿元,为年度目标的87.15%,同比增长16.41%,其中:高速公路完成210.55亿元,为年度目标的74.40%,同比增长21.95%;普通公路完成122.28亿元,为年度目标的111.16%,同比增长0.04%;港航建设完成28.19亿元,为年度目标的128.14%,同比增长78.91%;站场建设完成5.02亿元,为年度目标的100.41%,同比增长32.41%

“十一五”以来,湖北交通运输系统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推动交通科学发展,为湖北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当好交通先行”为主题,创新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着力推动湖北交通又好又快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全省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提前13个月完成“十一五”交通规划投资目标,预计到年底累计投资将突破1900亿元,是“十五”投资的2.41倍;建成了以沪渝高速宜恩段、神宜公路等为代表的一批全国科技示范工程,以鄂东、荆岳长江公路大桥等为代表的一批世界级桥梁;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达到3353公里、位列全国第六位,“四纵四横一环”高速公路骨架网基本形成,预计到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3657公里;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发展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引江济汉通航工程全面开工,汉江崔家营航电枢纽全面建成运营并产生良好经济社会效益;湖北交通投资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培育了一支勤政廉政的交通职工队伍,以“刚毅精神”为标志的湖北交通精神文明建设日益深化。


 

湖北省交通投资有限公司揭牌并签订项目融资协议


1028,湖北省政府在洪山宾馆举行湖北省交通投资有限公司项目投融资签约暨揭牌仪式。

省交投公司是由省政府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是具有投资性质的国有资产经营和投融资主体。省政府首期安排20亿元注册资本金,同时整合省交通运输厅所属的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楚天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的省级国有资产权益进入省交投公司。省交通投资有限公司的成立,对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和银行信贷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投资为主导、以企业融资为补充、以银行信贷为支撑”的湖北交通GEBGovernment, Enterprise, Bank 投融资平台,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武汉7条城市高速出口路全部通车


1018,武鄂高速和左段开通营运。至此,武汉7条城市高速出口路全部打通,武汉城市圈1小时快速交通网形成。

武鄂高速连通武汉市与鄂州市,肩负着武黄高速复线的功能。其武汉段和左高速起于洪山区和平乡,终点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左岭镇,全长19.905公里,总投资20.20亿元。

为实施“1+8”武汉城市圈战略,从2004年起我省启动7条武汉高速出口路建设,即汉孝、汉洪、汉蔡、武麻、武英、青郑、和左。现在,从武汉出发,北上孝感、麻城,有汉孝、汉麻高速;南下咸宁、长沙,有青郑高速;东去黄冈、鄂州、黄石,有武英、和左高速;西去仙桃有汉蔡高速,去洪湖、监利有汉洪高速。这7条高速出口路犹如7条动脉,向武汉城市圈延伸,并全部与武汉外环“联网”,使得武汉与周边8座城市及邻近县区,车程都在1-2小时以内。


 

武神公路神农架段全线通车串起鄂西生态旅游圈


武神公路神农架段已于1029日同通车,标志着该公路全线贯通,武当山至神农架的行车时间由6小时缩短为4小时。

武神公路神农架段全长73.38公里 北起神农架林区松柏镇,南至神农架木鱼旅游开发区酒壶坪。

在此之前的312日,地处十堰与神农架交接处的椿树垭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武神公路十堰段改扩建工程全线贯通。椿树垭隧道全长2111米,是武神公里全线最长的隧道。

随着武神公路神农架段的通车,全长200余公里的该公路全线贯通。武当山至神农架的旅程时间由6小时缩短为4小时。


 


沪渝高速鄂西段技术评定工作全面完成


截止1025日,沪渝高速鄂西段技术状况评定检测报告正式出具,这也标志着历时5个多月的鄂西段技术状况评定工作宣告完成。

本次技术状况评定工作自5月开始,共检测高速公路320km,其中桥梁349座总长度约98239延米,隧道46座单幅长度约155302米。湖北省公路工程咨询监理中心、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和湖北省高速公路实业开发有限公司,接受鄂西高速公路管理处的委托,按照《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等规范要求,负责了检测评定的具体实施,对沪渝高速鄂西段公路技术状况进行了全面检测。

本次技术状况评定为鄂西管理处养护管理系统建立提供了结构技术状态的全面数据。给评定公路桥梁的技术状况等级,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和制订科学管养方案提供了依据,同时为全线以最佳状态迎接“国检”打下坚实基础。


 

318国道荆州段改扩建工程工可报告通过评审


1016,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在汉共同主持召开《湖北省318国道荆州段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审议并通过了该《报告》。

318国道荆州段改扩建工程路线全长约68.8公里(含207国道改建段2.4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新建路段路基宽度24.5、改扩建路段路基宽度21.5,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工期36个月,占土4232亩,投资约190234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2765万元。现有公路穿越荆州市城区,对城区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已成为318207国道交通瓶颈。改扩建工程已列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交通规划》,项目建设对于优化区域路网结构,确保国道安全畅通,缓解荆州城区交通压力,拓展荆州城区发展空间,促进荆州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观石河特大桥全桥胜利合拢 麻武高速年底全线建成通车即将变为现实


1025,麻武高速公路建设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观石河特大桥箱梁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最后一道工序,桥主体工程全面完工,胜利实现全桥合拢,标志着制约麻武高速公路年底通车的最关键性工程已经突破,麻武建设者将顺势而上,继续科学谋划,决战最后双月,夺取麻武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的最后胜利。

观石河特大桥位于麻城市木子店镇,全长1100米,总投资1.2亿元。所跨深山峡谷,地形陡峭,主桥桥型为五跨混凝土连续钢构箱梁,最大跨度120米,最高墩达97米,桥面至地面净高达110米,具有墩高、多跨、合龙口多、合龙体系转换复杂等特点。建设过程中,先后采用了液压爬模、灌浆液压注预应力孔道、泵送砼掺加聚炳烯网状纤维、加长加密墩梁锚固区预应力储备等行业先进技术,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态势平稳,进度总体受控,无一起质量、安全事故。历经广大桥梁建设者的26个月的艰苦奋战,胜利实现合拢。她的合拢加快了麻武高速公路东段建设步伐,为麻武高速公路年底全线贯通,实现湖北交通“三路两桥”胜利通车奠定了有力的基础;她的合拢把黄冈地区“一纵三横”的“丰”字型高速公路网络又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为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科行业传真


 


交通运输科技大步“走出去”


日前,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在天津水运科学研究院召开交通科技国际合作工作座谈会,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有关司局及交通运输行业部分骨干科研单位和企业相关负责人共同研讨了“十二五”如何提升交通运输科技国际合作水平、进一步促进交通科技“走出去”等问题。“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部将继续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输出中国交通运输科技成果,促进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相关标准规范与国际接轨,不断增强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在国际领域的话语权,进一步促进交通科技产学研大发展。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和部党组中心工作,积极组织部属科研单位、行业企业、院校等机构开展了大量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已完成“中国西部道路发展”中加政府间合作等重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组织相关单位积极申报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召开科技国际合作协凋会;加强过程管理,保证项目实施质量;积极参与国际航运协会重要活动,增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积极探索建立交通对外咨询服务机制。


 

交通运输行业新添6家环境监测单位


日前,交通运输部批准6家单位取得交通运输行业环境监测资质证书。

经过财申请单位的考核和审查,根据《交通运输行业公路水路环境监测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批准三峡流动污染源重庆监测站、营口港务集团环境监测与分析化验中心、贵州省交通环保监测站、连云港港环境监测站(原为连云港港务局环境保护监测站)、安徽省公路工程监测中心、陕西省交通环境监测中心站取得交通运输行业环境监测资质证书。


 


科科技信息

 


 


激光路面弯沉测定仪研制达国际先进水平


近日,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在西安主持召开“激光路面弯沉测定仪研制”课题验收会,与会专家经充分讨论,同意该课题通过验收。

激光路面弯沉测定仪用现代激光技术作为测臂,可测量610弯沉半径的任何半刚性沥青路面弯沉值与弯沉盆曲线,检测精度可达到1%全1.5%:一次测量的时间约为1分钟,比贝克曼梁路面弯沉测定法减少测量时间一半;采用无线通讯传输弯沉信息数据,提高了仪器的现代化水平;用遥控器控制测量,减少了测量人员的低头弯腰劳动强度;除测量功能外,还有储存、查询、打印、绘图功能,还能与电脑实时通讯,从而给电脑进一步分析、使用路面弯沉资料提供了便捷条件。解决了由于路面应力扩散而引起的弯沉盆半径扩大问题,能适用于6米以上的弯沉半径(贝克曼梁路面弯沉测定法只有3.6),从而解决了测量不准的问题,提高了我国路面的整体检测精度与水平,并使检测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麻公路大修应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技术


917,广东省东莞市中麻一级公路大修工程首次应用了外掺式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技术。

该技术只需要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结构添加剂在拌和楼加入,并使用普通重交基质沥青,即可生产出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该技术主要是通过提高沥青路面模量,来提升沥青路面高温抗车辙性能,可降低路面厚度,节省路面投资和全寿命成本。本次引进使用的是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筑路王”产品,该产品有拌和与摊铺工艺基本不必调、车辙动稳定度高、抗剥落性好、比国内外产品具备更好的性价比等优点,沥青混凝土性能已通过交通运输部权威检测。按0.3%掺量,车辙动稳定度即可达6000次以上,并且可以替换出0.3%的沥青(减少沥青用量)


 

新反光胶带减30%事故


913从交通部科学研究院获悉,一种高性能公路反光胶带日前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高性能公路反光产品技术的空白。根据统计数据,使用反光胶带,可比使用普通公路热熔涂料发生事故率减少30%左右。

据了解,目前,河北、山东、四川、内蒙古等地的很多重要路段,已经开始使用这种反光胶带。北京的昌平区和朝阳区部分路段,也开始试点使用。

测试和实地应用表明,这种反光胶带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标准,可以替代国外同类进口产品。但它的价格却比国际同类产品低一半以上,这使国际最新一代标线在我国的普及应用成为可能。除了造价低外,该胶带还具有施工简便快捷的特点。施工时无需大量机械,只需按照操作规程,将高性能公路反光胶带铺设在路面上即可让车辆通行,因此保证了随路施工,不会造成交通拥堵。此外该产品使用寿命长。


 

科专家名录


高级工程师张华钧


张华钧,男,195311月出生,铁道工程专业,大普学历,现任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院长、高级工程师。主要专长为铁道选线及有关的勘测设计等技术工作。在《铁道勘测与设计》、《铁道工程学报》等多个专业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其中:《浅谈铁路最大坡度差取值问题》一文被选入《中国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全书》。组织参加了江珠、随岳、大广南、汉洪、郑石等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工作,已建成的江珠高速公路获2008年度湖北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其技术创新的11项成果在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并入选中国企业新记录;已建成的郑石高速公路是交通部“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在公路建设中起到典型示范作用;组织设计的“厦门市快速公交系统(BRT)工程”建成运营后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为国内首创,获得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并入选中国企业新记录。被聘为湖北省公路学会第七届专家委员会桥隧工程专业专家。


 

 

 

版权所有:湖北省公路学会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建设大道384号      邮编:430030
鄂ICP备190134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