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8-18 来源:公路学会 点击量:
科学会工作 |
我省公路学会再获2010年全国省级“学会之星”
经中国科协授权,中国科协《学会杂志》评审委员会按地区得分排序评审,我省公路学会获得2010年全国省级“学会之星”称号。这是我省公路学会继2006年获得全国省级“学会之星”后,连续第五年蝉联此奖。全国有9个省市区公路学会,我省有10个省级学会同时获奖。其他获奖的省市区公路学会是:上海、江苏、江西、湖南、安徽、重庆、宁夏、新疆等8省市区公路学会。我省其他获奖的省级学会是:气象、通信、土木建筑、中德医学、科技期刊编辑、石油、茶叶、心理等9个省级学会。
贵州省公路学会来我会调研指导工作
襄阳市公路学会举办农村公路养护培训班
截止2010年底,襄阳市全市农村公路里程已达到
农村公路专委会主任委员、市乡道处主任李向阳讲解了国家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有关政策;乡道处及有关部门的技术和管理负责人李钰琴、蔡付平、副主任周峰、市交通运输管理局基建科长赵庆等分别就农村公路补助标准、计划安排与地方财政支持、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与施工技术、路政管理、农村公路建养基本程序及安全生产等作了专题报告。会后,培训人员与授课人就有关农村公路养护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
市公路学会理事长安俊美同志对培训内容做了总结,并强调指出:建设是发展,养护是农村公路更深层次的发展,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培训时间很短,但内容很多,讲解细致,培训意义深刻,今后还要把农村公路养护培训工作深入到基层,深入到农村公路养护现场,开展为基层养护工作人员送技下乡活动,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更好地促进农村公路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科交通动态 |
全省建养调度暨迎国检推进会在黄冈召开
范建海局长指出,要把握形势,抢抓机遇,不断增强公路跨越发展的理念和决心。十二五期,公路发展面临的有利形势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把跨越式发展写在“十二五”发展旗帜上,为公路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国家路网结构调整战略部署,为公路发展带来了新了机遇。三是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两型”理念,为公路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四是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惠民政策,为公路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五是坚持改革开放,推进制度创新,为公路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在看到有利形势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发展道路上依然存在很多困难和不足:一是公路债务偿还的包袱带来公路行业的沉重压力;二是公路资金平台的馈乏形成公路发展巨大制约;三是公路体制机制的不顺影响了公路自身活力的增长;四是公路发展方式的落后阻碍了公路可持续发展。
范建海局长强调,要再加力度,整改提高,全力以赴做好“迎国检”最后各项准备工作。一是突出路况质量水平,在推进重点线路大中修工程上再加力度。要倒排工期,加快实施大中修计划项目;超前实施,积极主动做好计划外路段的中小修养护。二是突出整体形象效果,在完善公路附属设施上再加力度。要迅速开展指路标志牌专项整治、公路附属设施专项排查、春季公路绿化植树等活动。三是突出预防性养护,在巩固公路现有建养成果上再加力度。要深入贯彻预防性养护理念,迅速启动春季保养工作。四是突出净化公路通行环境,在依法治路管路上再加力度。要切实加强过境路段整治;切实提高路政执法水平;切实抓好超限治理。五是突出站点建设达标,在文明创建上再加力度。要进一步强化站点功能建设,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六是突出内业资料管理,在统一规范要求上要再加力度。各级公路管理部门要在3月底前全部按照省局规定的封面、格式、内容、尺寸、颜色装订成册。七是突出提高综合管养能力,在加强领导和督办整改上要再加力度。
范建海局长要求,要先行跨越,克难攻坚,努力开创公路发展新局面。一是狠抓落实,迅速启动今年建养工作。二是认真部署,加快前期工作力度。三是争取政策,拓展建养资金渠道。四是规范管理,大力推行标准化建设。五是以点代面,加快推动体制机制改革。
会上,章征春副局长全面总结了2010年全省建养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指出了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十二五”期建养工作任务,并对2011年建养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毕俊副局长通报了全省迎国检工程检查督导情况。谢俊杰副局长主持会议。黄冈市、武汉市和咸宁市公路部门分别进行了经验性发言。参会代表还现场观摩了黄冈市建养工程。
杭瑞高速通山至通城段正式通车运营
杭瑞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主干线,起于浙江杭州,止于云南瑞丽,跨越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贵州、云南七省,其中浙江段与安徽段已建成通车。杭瑞高速在我省贯穿阳新、通山、崇阳、通城四县,全长199.7公里,投资97.13亿元,是武汉城市圈内投资规模最大、里程最长、技术要求最高的高速公路项目,为双向4车道,设计时速110公里。
杭瑞高速于2008年12月28日开工,至2010年12月31日,仅用两年时间就建成156公里,从而结束了鄂南地区阳新、通城、通山、崇阳四县无高速公路的历史。
目前,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湖北段已进入攻坚决战阶段,站所、道路各项建设正全面推进,今年年底将实现全线通车。全线通车后,从阳新到通城全程行车只要2小时,这也意味着湖北高速公路六纵五横骨架网上又添了重重的一横。
十白高速栗石沟隧道右洞顺利贯通
粟石沟隧道位于十堰市郧县鲍峡镇舒家村五组,呈近东西向展布,右洞全长 311米。由于该隧道地质结构复杂、施工难度较大,自去年8月16日开工以来,施工队采取了“三台阶七步骤”的办法,把隧道分成上中下3层,再分成7部分先后施工,右洞累计完成土石方3.4万立方米。
保宜高速公路第一桩正式开钻
保(康)宜(昌)高速公路是湖北省“七纵五横三环”高速公路网布局中纵七线的一段。项目全线起于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途经襄阳市南漳县、宜昌市远安县,止于宜昌市当阳市双莲,全长143公里,估算总投资约122.6亿元。公路等级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建设工期42个月。土门哑水库大桥位于保宜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第四合同段境内,为预应力混凝土T梁结构。
自2010年12月3日保宜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成立以来,全体建设者按照厅党组“先行跨越年”总体部署,在跨越发展中先行、在先行引领中跨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高效益”,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实现了在我省18条高速公路网中率先动工的奋斗目标。扎实推进 “先行号”劳动竞赛活动,坚持抓计划,重控制,科学分解年度目标任务;抓规范,重细节,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体系;抓征迁,重宣讲,全面推进征迁工作,理顺了建设初期各项工作,确保了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据介绍,土门哑水库大桥桩基的正式开钻,标志着保宜高速公路的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为保宜高速公路实现2011年一期工程“宜昌段完成50%、襄阳段完成10%、控制性工程全部完成”的形象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郧十高速确保五月上旬全面开建
郧十高速公路全长67.268公里,概算投资64.79亿元,途经茅箭东城开发区,郧县青山镇、郧县经济开发区、杨溪铺镇、安阳镇、白桑关镇、谭山镇、刘洞镇,与河南淅川县寺湾镇接线,征地拆迁涉及十堰市8个乡镇、31个行政村、400户,需拆迁房屋10万平方米,涉及面广,拆迁难度大。 要做到拆除合法、安置合理,确保无后遗症;“三杆”产权单位要尽快确定“三杆”迁移方案,与省建设指挥部签订好“三杆”迁移“双包干”协议。
恩施市境内率先展开恩来、恩黔高速公路挖沟放线及实物调查工作
"放线"、"撒石灰"、"挖沟",随着一声声口令,各位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忙活开来。
根据湖北高路鄂西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与州政府部署,为了如期完成征迁工作,确保恩来、恩黔高速公路如期开工,州高路办与省指挥部精心谋划,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并从省指挥部、州高路办、省交通设计院抽调精干人员与技术骨干成立了六个工作专班,进驻公路沿线四县市各工作点,迅速展开工作。
谷竹指挥部组织开展竹山断裂区域隧道施工安全方案专项评审
专家组一行先后查看了长岭、竹山、十转山、刘家湾等隧道施工现场,并听取了谷竹23、25、26、28标隧道专项施工方案的汇报和监理单位初步审查意见。专家组一致认为,竹山断裂带隧道安全施工专项方案内容全面,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合理,安全技术措施基本可行,并提出了相关修改意见和建议。
科行业传真 |
中国理货协会在京成立
徐祖远希望中国理货协会当好政府主管部门的助手和参谋,架起企业与政府沟通交流的桥梁。要加强建章立制,不断规范理货工作,提高理货服务质量;组织业务技能培训,培育一批高素质的现代理货人才;强化自身建设,把协会建成有为有位、负责任的社会团体。
温州民资首次进军湖北高速
襄阳市副市长王代全表示,在当时参与竞争该项目的8家企业中,经专家考察论证,路港集团实力不算最强,但二[程设计方案具体细致,其综合能力略胜一筹,最适合该项目投资建设。老谷高速公路若依靠政府投资,无法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采取这种建设方式,该市可腾出有限的资金来改善当地民生。
科科技信息 |
宁波公路网指路标志体系研究通过验收
201O年12月24日获悉,《宁波市公路网指路标志体系设计技术研究》课题已通过验收。
该课题由宁波市公路管理局、东南大学和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课题主要针对目前部分公路指路标志存在的缺乏统一规划、版面设计不够规范、标志内容不尽合理等问题(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大型互通、农村公路等),以形成系统、科学的交通指路标志设计方法为目的,对指路标志的设计进行探讨研究,最终实现以人为本、打造服务型公路的设计目标。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课题对目前交通标志设计、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并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同时建议选取高速公路大型互通作为课题成果的应用对象。
江东大桥新技术应用鉴定会召开
日前,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主持召开的《树脂沥青组合体系(ERS)钢桥面铺装技术在江东大桥的应用研究》项目鉴定会在杭州市顺利举行。
该项目由杭州市高速公路管理局、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承担。鉴定委员会专家经讨论认为,该项目针对江东大桥的工程特点,对钢桥面铺装受力特点、ERS钢桥面铺装设计、材料、施工工艺及验评标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江东大桥钢桥面铺装工程。
该成果的主要创新点为:一是首次在国内大型桥梁钢桥面主桥应用获得成功;二是通过室内外试验对比、现场施工及通车运营,验证了EBCL优良的防水、粘结性能和RA05整体化功能层的作用;三是通过对钢桥面受力三阶段力学分析,初步建立了ERS钢桥面铺装理论体系。鉴定委员会认为ERS钢桥面铺装技术开创了国内钢桥面铺装应用的一条新路,项目应用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建议加强对江东大桥钢桥面铺装工程进行长期性能观测。
科专家名录 |
高级工程师陈璋
陈璋,男,1964年10月出生,路桥专业,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现任交通运输厅战备办公室主任、荆岳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主持参与设计的“缅甸因森大桥”、“沪蓉国道主干线黄石至黄梅段”分获省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汉十襄荆高速公路连接线定测质量QC小组”获省QC小组一等奖,“孝感至襄樊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分获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中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三等奖,“巴东长江公路大桥”、“京珠国道主干线湖北南段工程”等分获交通部公路交通优秀设计一等奖,“排水降噪防滑沥青路面材料的研究应用”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受聘于交通部第三届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科技咨询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建设厅评标专家,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被聘为湖北省公路学会第七届专家委员会公路工程专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