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会刊物 >> 学会通讯

学会简讯 2012第11期

发布时间:2012-06-11   来源:公路学会  点击量:   

湖北省公路学会

   

第十一期

(总第193)

湖北省公路学会编     网址:glxh.hbjt.gov.cn    201265


科学会工作

 


 

青岛湾跨海大桥工程建造技术学术交流与考察活动顺利结束


由湖北省公路学会、省公路学会交通工程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的“青岛湾跨海大桥工程建造技术学术交流与考察”活动于201251820日在青岛举行,来自全省各市、州(区)公路(交通)学会、 高速公路有关管理处和会员单位近5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这次活动。

青岛海湾大桥是我国北方冰冻海域首座特大型桥梁集群工程,加上引桥和连接线,全长41.58KM,为世界第一座跨海长桥,大桥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兼八车道城市快速通道,设计行车速度80KM/h,桥梁宽度35M,设计基准期100年。

大桥于2011630全线通车,建成后的海湾大桥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交通枢纽,缩短青岛至黄岛间路程近30公里,节省时间20分钟,工程总概算95.3亿元。该工程完成了多项科研攻关课题,其中:水泥混凝土降温方案的研究获得2009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基于IFC标准的建筑工程4D施工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课题,2009年获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是我国建设行业最高科技奖项。

海湾大桥建设指挥部邵新鹏总工程师热情接待,并陪同我们全程考察了大桥全线,在大桥展览馆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大桥建设全过程。省公路学会副理事长董松年、曹士德,副秘书长毋润生,高工彭永东,交通工程专委会秘书长宛劲松带队参加了这次活动。同时,代表们还学习考察了威青高速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工作。


 

宜昌市交通物流发展局参展

“科技惠民活动日”广受关注


519上午,宜昌市2012年科技活动周科技惠民服务日活动在夷陵广场举行。市交通物流发展局代表市交通学会,以“物流与科技”为主题参加宣展活动,受到观展市民和举办单位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在宣展活动中,市交通物流发展局以展板和宣传手册等形式,展示了物流科技在物流业各环节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展现了三峡物流园有限责任公司、宜昌港务集团等企业在物流科技方面的应用成果。向广大市民宣传了我市交通物流重点建设项目的规划建设情况,使观展市民对我市物流业发展情况产生了浓厚兴趣,纷纷驻足展台,索取宣传资料。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交通学会秘书长胡朝晖亲临宣展现场,鼓励在场工作人员,要积极学习、宣传物流科技知识,展现交通物流发展部门的良好形象。

市交通物流局局长杨家训在与观展市民讨论发展物流与惠及民生的问题时谈到,加快物流业的科技应用步伐,推进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建设,与广大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举例说,三峡物流园项目中的农贸城和冷链仓储配送中心建成后,就会直接提高宜昌肉、禽等农副产品的市场级别,对稳定宜昌农副产品价格、确保供给起到关键作用,惠及宜昌广大市民;希望大家关心支持宜昌的物流发展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在接待关注宜昌物流发展的媒体记者和市科协领导时,杨家训表示,宜昌交通物流发展部门将进一步做好物流科技推广应用工作,推进宜昌物流业的科技振兴,促进宜昌物流业的提档升级,为惠及民生、为宜昌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交通动态


 

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对接交通重点项目


531,鄂湘赣皖四省交通运输厅负责人齐聚湖北咸宁,实施四省高速公路、港航、运输重点项目对接,这标志着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步入协同发展轨道。

    在当日召开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示范区推进联席会议上,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尤习贵介绍,这次联席会议就是要以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示范区为发展方向,在重点项目、重大事项、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整体规划,全面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合作交流。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循序渐进,先行先试,力争在交通运输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区域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突破,努力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立体化的合作机制,为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示范区架起更多的“金桥”。

    四省签署了高速公路、港航、运输重点项目合作协议。按照协议,湖北与湘赣皖三省对接项目的重点项目共有16条高速公路、2座长江公路大桥。在省际高速通道“断头路”建设、省际路网规划衔接的同时,四省协调对接省际间不停车收费系统,做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开通,促进区域综合交通运输大融合、大建设、大发展。四省将合力加强在长江中游航道整治、构建长江中游港口综合运输枢纽以及完善现代化综合客运枢纽、发展现代物流、构建快速公共汽车交通(BRT)、先进的换乘中心等重要领域进行协调对接,并合力建设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信息互通共享平台,联合开展综合性和区域性信息化工程建设,联合建设公路水路安全畅通和应急处置系统、公路水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和综合运输协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加快构建智能运输系统框架,提高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效率。

    四省交通部门负责人表示,以此次项目对接为起点,四省将合力推进对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示范区、提高区域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等方面有显著作用的重点项目建设,特别是加快以高速铁路、铁路客运专线、高速公路等工程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扩大港口、机场、铁路、公路的整体运营能力,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进程。

    联席会议上,四省交通部门研究制定并通过了长江中游四省综合交通运输区域合作机制。四省将在平等协商、优势互补、分层分类、稳步推进、整体设计、重点突破的原则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关联项目、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重点领域、信息技术、资源共享体系的协调对接。通过建立区域合作组织机构、联席会议制度、多层次的沟通衔接协商机制、推进合作交流的平台、信息共享和情况通报制度、重大课题联合研究机制,着力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集航空、公路、铁路、水运和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便捷、高效、绿色、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构建祖国“立交桥”,加快中部四省发展打造国家中部崛起“钢腰”,降低中部地区运输物流成本,促进国家流通业健康发展,加快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发展,形成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发挥先行示范作用。

    会上,湖北省黄黄高速公路管理处介绍了鄂赣皖高速公路黄梅区域省际联动应急机制的做法和经验,咸宁市交通运输局畅谈了加快推进咸(宁)岳(阳)九(江)“小三角”交通运输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及合作意向,得到了参会领导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联席会议由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唐元主持。咸宁市市长任振鹤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詹新华,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万明,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程跃辉,厅党组成员、重点办主任姜友生以及四省交通运输系统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湘赣皖鄂四省在建、拟建重大省际通道项目表

项目名称

涉及省份

银川至北海高速公路

湖北、湖南

宜昌至张家界高速公路

湖北、湖南

二连浩特至广州高速公路

湖北、湖南

岳阳至宜昌高速公路

湖南、湖北

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

湖北、湖南

武汉至深圳高速公路

湖北、湖南

武穴长江公路大桥

湖北、江西

九江长江公路大桥

湖北、江西

上海至武汉高速公路

安徽、湖北

赣州-汝城-道县

江西、湖南

长沙-浏阳(洪口界)-萍乡

江西、湖南

厦坪-睦村(湘赣界)-浏阳

江西、湖南

铜鼓-大围山(湘赣界)-浏阳

江西、湖南

吉安-泉南界化垄(湘赣界)-茶陵

江西、湖南

平安-湘赣界-修水

江西、湖南

冬至至九江高速公路

安徽、江西

德州至上饶高速公路

安徽、江西

黄山至祁门高速公路

安徽、江西


 

省交通运输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交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通知


近期,厅质监局组织了全省交通重点工程的质量督查,针对各项目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通报。从质量抽查的结果来看,虽然全体建设者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影响,迎难而上,奋力攻坚,全省重点工程建设质量处于可控状态,但形势不容乐观,质量管理面临严峻挑战。为遏制工程建设质量下滑趋势,有力促进交通建设持续、稳定、科学发展,通知要求如下: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加强化质量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十二五”期间,我省交通将继续保持大建设、大发展态势,建设资源供给与建设规模需求不适应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影响工程质量的深层次问题不断积累,经济社会进步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工程质量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交通部门和各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必须清醒认识当前我省交通建设质量管理面临新的压力与挑战。一是工程建设难度加大。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大部分转入秦巴山区、武陵山区等山岭重丘区,地质地形复杂,建设难度大。存在项目多、单项规模大、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项目多于以往,建设难度总体高于以往,对管理的要求更高。二是工程建设管理力量相对薄弱。我省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规模大等客观实际,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在技术、质量等建设管理力量的配置方面相对薄弱。三是社会对工程质量安全期待越来越高。交通基础设施由过去以“数量”的增长为主,向“量质”并重转变。四是一线作业队伍素质不够适应。当前,我省的交通建设项目特大桥、特长隧道等结构物更多,技术难度更大,施工环境更复杂。而我们的一线施工人员往往是刚刚“放下锄头、拿起榔头,跳下拖拉机、爬上挖掘机”的农民工,缺乏基本施工技能培训,素质较低。五是当前的资金压力对我们现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影响。近期,由于建设资金压力,带来诸多问题,致使施工质量风险加大。其一,施工、监理单位合同到位率低,质量管理人员不足。其二,有些项目未全面展开,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质量管理人员思想松懈,监管措施不到位,手段不强硬。其三,农民工队伍不稳定,熟练技工流失。其四,少数项目原材料控制不严,赊账供应的不合格原材料进入了施工现场。

  针对这一非常时期,特别是目前建设资金紧张带来的不利影响,各有关单位应高度重视,强化管理,再添措施,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二、强化措施,明确责任,进一步加大质量管理工作力度

  1、建设单位要切实履行质量管理中的主导作用。项目建设单位对质量问题引起高度重视,深入贯彻全省交通建设质量工作暨标准化推进会议精神,迅速开展“质量大整改”活动,深化标准化建设活动的开展,以“三铁”措施,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对不合格工程坚决返工,确保工程质量稳中有升。要加大对各施工、监理单位合同履约情况的检查,把好合同主要人员变更的审批关,要按照合同条款要求督促施工、监理单位整改到位。要切实履行好管理职责,举一反三,加大对厅质监局督查中发现质量问题整改的督办力度,尤其在当前资金紧张、施工人员、设备等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要防止各类无证人员上岗,杜绝劣质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通报的质量问题要按厅质监局规定时限内报送整改报告,并报厅建设处备案。

  2、施工单位要切实履行好工程质量的主体责任。要严格履行合同,确保组织机构、人员配备、设备配置满足合同要求和施工需求;要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保证体系正常运转,岗位责任全面落实;要加大现场质量控制,确保施工工艺和工序质量控制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要加大施工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自检力度,严格抽检频率和质量标准,杜绝不合格材料、成品半成品进入施工现场。

  3、监理单位要切实履行“质量保护神”的职责。要向工程施工现场派满足监理任务和合同要求的监理机构和监理人员,要严格合同管理,要求施工单位人员、设备按合同到位;要认真审查和审批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并监督实施;要严格质量标准和工序控制,加大对隐蔽工程和其它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旁站力度,确保施工的每一道工序质量符合要求;要强化现场监管力度,及时纠正不符合要求的各种行为,确保标准化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要严把施工原材料关口,按合同频率进行抽检,确保工程施工原材料符合要求。

  4、继续加大质量通病治理力度。参建各方要科学分析工程质量通病状况,总结质量通病治理的经验,找准关键问题和关键环节,促进成熟工艺、工法的提炼总结和实际应用。要继续强化落实工程“首件验收制度”,规范施工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标准,总结施工工艺要求。

  三、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进一步增强质量监管的有效性

厅质量监督局要在落实好交通运输部2012年公路水运建设市场督查迎检工作、加大巡检巡查工作力度的同时,在严格质量问题整改工作的基础上,对质量问题背后反映出的质量保证体系漏洞,向有关单位提出整改处罚措施,防止检查一过,问题照旧,提高监管有效性。建设单位要在建立健全从业单位信用档案的基础上,把日常监督检查管理结果纳入信用评价考核体系,真正把日常履约行为和信用评价结果挂钩,防止检查走过场,考核靠关系,进一步提高公路建设市场信用评价的权威性、有效性。


 

湖北省交通建设监理协会成立并召开首次会员大会


在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和湖北省民政厅的重视关怀和精心指导下,经过近半年的积极筹备,528日,省厅在武汉召开湖北省交通建设监理协会第一次会员大会。

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尤习贵、厅纪检组长张月斌、厅总工程武、厅重点办主任姜友生、省民政厅巡视员文增显、中国交通建设监理行业协会秘书长周元超、省公路学会理事长黄大元与会指导。来自全省134家交通监理、检测企业的134名会员代表出席了大会。中国交通建设监理行业协会、湖北省公路学会向大会发来贺信。

按照议程,大会通过了湖北省交通建设监理行业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协会领导机构及成员,集体通过了协会会费收取标准等相关制度。常务副会长祁汉顺主持了大会,当选会长、省交通运输厅纪检组长张月斌做了表态发言,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尤习贵在会上充分肯定了湖北省交通建设监理行业协会的成立意义,并就办会宗旨和办会方向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尤习贵指出,成立湖北省交通工程建设监理协会既是我省监理和试验检测单位的共同呼声,也是我省交通建设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所需要搭建的一个平台;既是规范市场竞争的行业自律要求,也是我们多年来寻求的一个加强和提高工程建设监理和试验检测能力水平的有效载体。

他强调,协会成立后,要按协会章程所赋予的职责认真抓落实。充分发挥服务功能,认真协调各方关系,为服务交通工程建设拓展新思路;充分发挥辅助功能,主动承担相关事务,为减轻质监局的压力提供新支持;充分发挥自律功能,引导市场有序竞争,为规范交通建设环境履行新职能;充分发挥组织功能,广泛开展技能培训,为提高监理检测能力做出新贡献。

省民政厅巡视员文增显在讲话中要求,湖北省交通建设监理协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规范管理、依法办会、民主办会,不断加强协会的服务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自律能力、积累能力建设和协会领导班子的建设,努力实现协会的科学发展,切实发挥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的民主决策作用,确保协会健康有序发展。


 

鄂渝签订协议加快利万高速建设年内实现同步开工


近日,省交通运输厅与重庆市交通委员会签订了利万高速鄂渝省界初步设计接线协议,对加快利万高速建设进程,尽快打通断头路,完善区域综合运输网络达成重要共识。

一是对利万高速车道标准、连线建设相关协调事项等达成一致意见。二是对接线点、接线边及坐标系统,以及田家垭隧道、省界主线收费站和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方案进行了明确。三是建立联动协调机制,两省市协同加快项目的建设进程,2012年同步实质性开工,同步建成通车,实现路网连通,发挥通道效益。

利万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沪渝高速和沪蓉高速的重要连接通道。该项目的建成,对于改善湖北恩施与重庆万州之间的交通状况,加快鄂西与渝东北地区丰富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利万高速湖北段前期工作全部完成,已具备全线实质性开工条件。


科行业传真

 

 

陕西将建千余个高速观测点


52消息,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和全国公路交调统计工作布置会精神,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编制的《陕西省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于4月上旬正式印发。根据规划,陕西将建设1361个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

  《规划》共设置155个一类和1161个二类交调站,覆盖陕酉省8000余公里高速公路。遵循“试点一推广一加密一完善”的实施思路,计划于20122025年分三阶段完成,其中2012年完成3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和西安绕城高速公路25个一类和49个二类交调站的建设。

  《规划》的出台和实施,将实现高速公路交调信息自动采集、实时传输与动态发布,有效支撑该省日常路网凋度、应急安全处置、公众交通出行和运行分析决策的交调数据需求,提升该省高速交通情况测查体系的运行管理水平。


科科技信息

 


 


隧道群车辆智能监测系统顺利验收


2012522,鄂西管理处召开渔泉溪隧道群车辆智能监测系统验收会,会议通过技术文档、施工图片、案例视频回放等多种方式展现了该系统的图像高清、车辆实时检测、拥堵报警等优点及功能。该系统的应用表明沪渝高速鄂西段渔泉溪隧道群道路安全保障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沪渝高速鄂西段共有隧道46座,所有隧道供电均采用专线专供,供电专线翻山越岭、长途跋涉送至隧道洞口,线路经常遭受山体滑坡、雷击等影响而断电,且修复难度大、周期长。长时间停电后所有监控系统成为“瞎子”,不能了解隧道内实时交通情况,给隧道的安全管理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管理处在渔泉溪隧道群安装车辆智能检测系统进行试点,通过高清监控设备对经过卡口的车辆进行图像抓拍和车牌识别,系统对进出隧道的每一辆车进行检测,并记录车辆通过的时间和速度,判定在隧道内出现火灾等异常情况并立即在监控室报警,提醒当班监控员进行图像核实,为开展隧道消防救援等提供有效信息。同时该系统可以对经过隧道断面的车流量进行有效统计,为管理处隧道安全运营提供有效数据参考。

  该系统试点成功后,可在其他隧道群进一步推广应用,对于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群的安全管理有重要借鉴意义。


 

版权所有:湖北省公路学会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建设大道384号      邮编:430030
鄂ICP备190134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