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23 来源:公路学会管理员 点击量:
2018年4月18日,中国交建科学技术部在武汉主持召开了由中交二公院主持承担的“港珠澳大桥珠海侧接线隧道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深山峡谷特大跨度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关键技术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矿山法与盾构组合施工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三个科技研发项目的成果验收会。
验收组由来自中国交建相关单位的行业内知名专家组成。验收会上,验收组专家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认真审阅了相关技术文件。中国交建科学技术部处长钱丽、博士刘延芳参加了会议。
“港珠澳大桥珠海侧接线隧道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开展了建筑密集区富水软弱地层宽体隧道浅埋暗挖设计关键技术、水库影响区裂隙围岩宽体隧道安全控制技术、宽体隧道施工过程三维动态可视化技术和安全监控及预警预报技术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深山峡谷特大跨度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公路钢管混凝土拱桥栓焊节点构造型式和设计方法,在杭瑞高速公路毕节至都格(黔滇界)段总溪河特大桥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提出了在钢管混凝土桁拱节点部位设置内栓钉的构造措施及界面抗剪承载力的理论计算方法,解决了弦杆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的脱空问题。研发了机制砂微膨胀自密实石灰岩混凝土由主拱圈1/4(3/4)跨处“下填上压”的施工工艺,提高了钢管内混凝土的灌注质量和效率;“城市轨道交通矿山法与盾构组合施工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开展了盾构机空推通过矿山法段支护参数及导台精度控制、盾构机姿态控制及管片拼装质量控制、管片背后填充质量控制、管片纵向压紧度控制等方面关键技术的研究,研发了盾构机在空推过程中的姿态控制技术,提出了盾构机在空推过程中管片压紧度的控制技术及其检测方法,研发了组合段管片背后分步充填技术,项目成果在武汉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建设中得到了成功应用,编制了《矿山法与盾构组合施工隧道设计施工技术指南》,有效解决了软硬岩交互地层矿山法与盾构组合施工隧道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对类似的软硬岩交互地层隧道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验收组一致认为项目验收资料齐全、内容完整、数据翔实,完成了合同规定的任务,同意三个项目通过验收。
国家设计大师、公司总工程师廖朝华、副总经理杨季湘、科信部主任陈楚江及各参研单位代表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