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4-02 来源:公路学会 点击量:
为充分发挥学会科技创新优势,天门市交通运输学会组织全市交通系统工程技术人员开展新技术学习培训工作,通过参观学习、技术培训为参建人员充电。
3月7日,天门市交通运输学会组织市交通运输局、公路局、重点处、质监站、天门港天门工业园港区、农路处等一行35人前往江南高速第一合同段所在地荆州市公安县参观考察高速公路平安工地和工地标准化建设。
首先参观了第一合同段工地试验室,参观实验室场地内办公室、集料室、水泥室、检测室、标准化试块养护室、力学试验室等,仔细查看并询问设备的配置情况。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江南高速第一合同段的预制梁场。整个梁场布局科学合理,钢筋加工场地和混凝土搅拌站设置在预制梁场北侧,钢筋加工区布置在梁场东侧,存梁区布置在南侧,保证了各类施工材料通过机械化设备进行配送;各种钢材摆放整齐有序,成品及半成品分区堆码,并设立标志牌;钢筋加工采用数控仪器加工为主,既节约了劳动力也保证了质量;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全部采用机械加工的模式与精度进行施工控制,钢筋砼施工转变为工厂化机械施工模式,保证十多片预制梁体同时进行不同阶段的施工。江南高速第一合同段每一道工序全部采用机械化施工,每一道工序的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保障措施都严格按照标准化、机械化、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设计、制定,使每个学员深深感受到标准化工地建设理念。
3月8日上午,学会组织全市所有交通建设项目参建单位技术人员约80人,参加了“平安化工地和工地标准化建设培训会”。培训会参加人员除3月7日参加现场考察的全体人员外,还有市运管处、市物流局、市港航局及各交通分局分管领导参加。市交通质监站站长赵永红就质量监督和平安工地建设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局安全科科长童荆州结合此次考察学习就工地安全管理尤其是重点隐患排查工作进行了分析和培训。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总工程师黄国祥结合今年的交通建设项目,就如何在普通公路建设推广平安工地与工地标准化的建设模式提出了要求,对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充满信心。本次活动组织严密,内容紧凑,使全体到会工程技术人员理念上有了新认识。通过这次考察学习,旨在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安全和标准化施工的管理水平,服务交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