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04 来源:公路学会管理员 点击量:
各有关单位:
由中、美、德、荷等国家交通运输行业知名专家、学者倡导,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联合发起的“交通运输研究大会”(Transportation Research Congress,简称TRC)于2016年在北京圆满完成首秀。TRC会议旨在建立国际化的交流平台,办成国际一流水平的交通运输创新思想交流论坛,以最新最专业的研究为中心,为中国交通运输领域的科技创新、技术引领、产业孵化、驱动发展提供国际舞台。
为此, TRC组委会秘书处定于2017年5月23-25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第二届交通运输研究大会”。第二届TRC会议将以“Next Generation(新一代)”为主题,开设一个主会场、十几个专业分会场和论坛以及海报展示厅,内容涵盖公路、水运、航空、铁路及轨道交通等专业领域。会议将以强大的专家阵容、前沿的学术内容、最新的科研成果展示,恭候各方专家的参与!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和地点
1.时 间:2017年5月23-25日 (23日全天报到)
2.报到地点:北京会议中心 9号楼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西路88号
电 话:+86-10-84901668
二、会议部分演讲嘉宾
1.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梦恕
2.现代区域经济建设城市群轨道交通发展思考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杜彦良
3.大数据与智能交通控制
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 Henry Liu
4.路面材料及结构的力学分析
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教授 Robert Lytton
5.智能交通动态及发展方向
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王笑京
6.材料设计还要走多远的思考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教授 Linbing Wang
7.路面再生沥青的扩散及均匀性研究
美国田纳西诺克斯维尔大学教授 Baoshan Huang
8.隧道支护结构体系的协同作用
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院长 张顶立
9.天临空地一体化监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曹先彬
10.人性化细节设计是可持续性的交通安全改善必经之路
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终身教授 孙小端
11.海绵城市全透水路面结构设计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土木学院院长 Markus Oeser
12.交通安全管理策略多目标优化
东南大学教授 刘攀
13.互联网大数据+智慧交通探索
高德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泽驹
14.花岗岩残积土路基的连续压实方法
同济大学教授 凌建明
15.3-D雷达技术与沥青路面结构健康管理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张肖宁
16.Riohtrack建设概况和研究进展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王旭东
17.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出行画像及智慧决策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 陈艳艳
18.泡沫沥青混凝土研究进展
瑞士材料研究所主任 Manfred N. Partl
19.美国加州高速公路走廊的交通管理
美国加州运输局养护处高级工程师 王忠仁
20.采用排水织物去除路基中毛细水的研究
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教授 张雄
21.交通荷载作用下软黏土应力-应变关系
浙江工业大学校长 蔡袁强
22.贝叶斯方法在预测车辆荷载极限效应及其在桥梁状况评估中的应用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教授 Steve Cai
23.我国城市群综合交通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主任 程世东
24.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展望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李斌
25.人工智能平台上的共享单车运营
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TO 夏一平
26.软土地下穿越工程与微扰动施工技术研究进展
同济大学教授 丁文其
27.纤维在超高性能混凝土中的作用
湖南大学(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 史才军
28.新型耐久厚边U肋正交异性钢桥面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郑凯锋
29.地铁车站复合墙与叠合墙支护结构设计计算及其对比分析研究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教授级高工 王国富
30.滴滴在智慧交通上的探索
滴滴出行(小桔科技)研究院院长 张贝
31.关于路基弯沉、模量测定和计算方法的讨论
同济大学教授 孙立军
32.C-V2X助力智能交通体系建设
华为科技有限公司无线车联网战略官 何超
33.先进的高速公路交通管理技术介绍—以PPA经验为例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教授 Serge Hoogendoorn
34.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回顾与思考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分院副院长 赵一新
35.高速铁路信息化发展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研究所所长 史天运
36.耐久型聚合物混凝土大跨钢桥桥面铺装材料与技术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 徐世法
37.我国航空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中国民航大学教授 曹允春
38.合作式ITS在联网车辆的应用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授 魏恒
39.基于海量数据的交通拥堵监测与研判
百度公司高级产品经理 赵希
40.智能城市中的智慧出行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 李德纮
41.足尺钢桥面铺装加速加载测试及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数值表征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博士/高级研究员 刘学岩
42.道路网桥梁群云健康监测与诊断系统
同济大学教授 淡丹辉
43.以人为本的交通安全研究和先进的驾驶模拟
瑞典国家道路与运输研究所博士 Jonas Jansson
44.环道用沥青性能设计与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 张玉贞
45.城市路域海绵体系建设—聚氨酯透水路面
德国锡根大学教授 王大为
46.大数据分析技术在智慧公路中的应用
华软集团副研究员 罗庆异
47.基于现场应力应变实测数据的反算理论研究
东南大学教授 黄晓明
48.北斗增强服务系统及应用研究
武汉大学教授 施闯
49.绿色交通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实现途径
清华大学教授 陆化普
50.新型管翼缘组合梁研发与应用
长安大学教授 王春生
51.美国州级路网态势推演与决策支持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 周学松
52.路面加速加载试验和维修实践概述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路面中心主任 John Harvey
53.考虑车辆超载和车桥耦合振动影响的钢桥疲劳分析
湖南大学教授 邓露
54.结构振动控制的新型被动调谐质量阻尼器(PTMD)
美国休斯顿大学教授 宋钢兵
55.运营期轨道交通土建设施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和思考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李宇杰
56.多维信息技术在道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中的应用
北京市政路桥养护管理集团副主任 孟均
57.汽车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概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王俊秀
58.公路隧道洞口美学设计及评价研究
长安大学教授 叶飞
59.东天山富水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渗流与变形分析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 丁洲祥
60.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管幕冻结法
同济大学副教授 胡向东
61.道路设计的演变:以基于绩效的方法满足21世纪需求
Kittelson&Associates,Inc首席工程师 Brian L.Ray
62.土工材料的多物理场理论和工程分析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教授 Bill Xiong Yu
63.交通荷载作用下路基沉降研究
华东交通大学教授 徐长节
64.大数据时代的民航发展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授 刘一
65.超硬质沥青介绍
神华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经理 卓锦德
66.桩承式加筋路堤的若干研究进展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郑俊杰
67.极端气候条件下高速铁路无砟轨道伤损机理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刘学毅
68.美国铁路基础研究概况
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教授Erol Tutumluer
69.基于双向距离变换与遗传算法的复杂山区铁路线优化
中南大学教授 蒲浩
70.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自动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苏谦
71.交通基础设施与欧亚大陆经济整合
美国杜克大学教授 高柏
72.“一带一路”路路通面临的挑战与风险
美国卡特中心中国项目部主任 刘亚伟
73.国家级货运通道的识别原理与规划对策研究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综合所主任 李伟
74.交通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演变
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 程中兴
75.磁浮车岔耦合系统非线性振动控制研究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工 李忠继
76.高速铁路桩网结构路基土工效应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青年千人 刘先锋
77.中巴经济走廊的前景探讨
暨南大学教授 Shabir Mohsin Hashmi
78.多星座双频卫星导航地基增强技术发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 薛瑞
79.沌口长江公路大桥主桥关键技术与创新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教授高工 冯鹏程
80.顶板厚度对闭口加劲肋钢桥面板活载应力幅影响分析
同济大学教授 吴冲
81.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关键技术与难点探讨
温州市高速公路投资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 刘钱
82.城镇空间与交通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殷广涛
83.利用高精度交通与道路施工数据改善商用卡车的运营
美国德克萨斯州交通运输部高级工程师 马建明
84.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长期性能评估
长安大学教授 郝培文
85.道路交通BIM技术研发与工程实践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郭腾峰
86.超高性能混凝土拉伸性能表征及在桥面连接中的应用
华盛顿州立大学教授 乔丕忠
87.混合复合材料和预应力混凝土梁在超重力下受力性能
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终身教授 Z. John Ma
88.省级智慧路网建设思考
江西省高速公路联网管理中心主任 雷茂锦
89.人类计算机物理系统工程中的“强制关控老化民用基础设施”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 Pingbo Tang
90.湿热地区道路建养关键技术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主任 熊剑平
三、会场设置及安排
1.智能交通分会场
2.路面工程分会场
3.路面材料分会场
4.桥梁工程分会场
5.隧道工程分会场
6.岩土地基分会场
7.交通工程分会场
8.铁路与轨道交通分会场
9.航空运输与机场分会场
10.水上运输与港口分会场
11.城市交通分会场
12.交叉学科分会场
13.青年论坛
14.公路养护管理论坛
15.超硬质沥青论坛(神华集团承办)
16.弱势道路使用者交通安全论坛(世界银行承办)
17.中关村中科公路养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会
18.自动驾驶技术现场观摩
四、参会人员
1.有关国际组织及国外专家学者、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科研教学相关人员;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局、委)、公路局、高速公路管理局(公司)、市政工程管理局、工程建设指挥部等相关技术人员方面领导;
3.各级公路部门、高速公路建设管理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勘察设计单位、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相关人员;
4.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铁路、桥梁规划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科研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质量监督站、维修养护、运营管理部门及科研人员、管理人员;
5.公路交通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生产企业及桥梁检测与维修加固施工单位、养护专用材料、专用产品生产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6.各地方行业协会、学会成员。
五、参会费用
会议代表交纳注册费2400元(外宾450美元)/人(学生减半);住宿按会务组提供的酒店信息提前预订, 住宿费用自理。
六、会议组织发起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重庆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东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湖南大学
河海大学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长安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中南大学
协办单位:北京市政路桥养护集团有限公司
神华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宁波天意刚桥面铺装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卓致力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广州欧美大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媒体:中国交通报
路面机械网
承办单位:北京公科桥梁技术有限公司
中关村中科公路养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七、TRC秘书处联系方式
参会代表可以通过以下电话、传真、邮箱方式报名:联系电话(传真):010-82463198 010-82419878
联系人:张红丽 张 涟
特别提醒:1、预计此次会议参会人数众多,会议代表需要提前预定酒店。为公平起见,我们本着先报先入住原则,按报名先后和报名信息安排住房。请参会代表及时把回执表回传至秘书处,以便安排。对没有入住信息和不提供回执的代表,秘书处不负责安排酒店,请提前自行安排好住宿。
2、会场特设poster(海报)背景墙,欢迎科研人员、学生自行制作poster参加展示(免费)。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2017年4月24日 |
|
|
|
|
|
|